文·攝影╱歐陽惠如·新竹分社編輯委員會委員
上午十點多,烘焙機隆隆作響,解放咖啡館的男主人邱俊傑正忙著烘焙生豆,女主人陳玉玫準備開店。1993年在麥當勞、便利商店都尚未進駐的年代,解放咖啡館像隻蝴蝶翩然地停留大溪, 一停就是23年,從未離開。
邱俊傑、陳玉玫是淡水新埔工業專科學校(聖約翰科技大學前身)的同班同學,因而相識交往。之後邱俊傑到澎湖當兵,退伍後嘗試過幾份短暫的工作,最終留在大溪跟著經營摩托車店的父親學做黑手與銷售,「22歲的年紀就和大多數人雷同,不知道人生方向。父親說不知道做什麼,就先留在家裡幫忙,但心裡是抗拒的。」
在臺北萬華長大的陳玉玫,國中畢業開始打工,待過證券公司、代書事務所、錄音帶工廠,婚後希望繼續工作,無奈鄉下地方行業別選擇少,曾做過咖啡店吧檯人員,習得咖啡專業,愛喝咖啡的她提議開咖啡館, 看似浪漫情懷,其實挑戰重重,「那時咖啡專賣店並不興盛,一到晚上,復興路只有路燈跟解放的燈是亮著,一個月休一天,從早上十點開到凌晨三點, 每人月薪只有3000元,不知道是什麼力量在支撐我們。」對他們而言,開店就是一個賭注,反正年輕,失敗就重來。
陳玉玫回憶,當時正流行泡沫紅茶店,客人進來總會詢問珍珠奶茶,卻不曾影響夫婦倆堅持泡一杯好咖啡的理念。時光流轉,口耳相傳,客人聞香而來,一喝成主顧,有些熟客天天光顧,一進門付了咖啡錢,坐在固定的位置,或讀報,或寫字,或發呆,或談天,一幅美麗的生活縮影躍然而出。那時的社會氛圍,生活沒有太多選擇權,下班梳洗後就到咖啡館待著,深夜的解放咖啡館正好提供沉澱的空間,成了漂泊靈魂的避風港。
喝咖啡是一種生活
▲圖說:解放咖啡館在二樓,不因入口狹窄而掩去光澤。取名「解放」,純屬意外。原本找朋友集思廣益取了二十幾個店名,票選出來仍無法打動人心,某日從報上看到香奈兒口紅廣告標題,勇於挑戰傳統、解放女人,邱俊傑說:「很多意外都很精彩。」
從決定、找店面、裝潢,短短兩、三個月就緒。小年夜開張,除夕回家吃完團圓飯,就繼續回來顧店,陳玉玫笑說店內只有相挺的親友,半個客人也沒有。初期缺乏經驗,忽略店面承租與成本回收的評估, 原先是一樓店面,經營三年半後房租調漲,無力負擔只好搬遷,原先心血付之一炬,也流失許多客人,曾有客人尋找多年才又重新光臨。
打開解放咖啡館的門,舉目所見,牆面上懸掛著經典搖滾樂手的海報、朋友的攝影作品,桌面滿布明信片、電影票根,連廁所都貼滿剪報,店裡播放著無停歇的搖滾樂、爵士樂,擁抱你的是專屬解放的風格與文化,那是有溫度的,經過時間淬鍊,無法速成,無須調味。來這裡,已經不是單純的喝咖啡,索求的是一種認同,一種態度。
對咖啡有著熱切學習的心,邱俊傑夫婦飛往日本東京學習,仍覺不夠扎實, 兩人數度背上行囊,走過義大利、奧地利、法國等等,尋訪百年風華的經典咖啡館,旅程中讓邱俊傑理解到咖啡館必須展現一種生活方式,「我們想做的是,如何讓客人每天都願意走進來,願意經常性來,你能給客人什麼?當然就不是只有賣東西而已。那種感覺意在言外,但能留下來更久,聊起來更有趣。咖啡館需要營造一種生活情境,讓你願意走出你的家庭,偶爾離家一下也很好。」
生活中摸索
忙碌之中,為了抽出時間陪伴女兒,開始週休一天,到處喝咖啡、逛咖啡館。女兒乖巧貼心,幼稚園放學到店內玩耍,玩累了就躲在吧檯下睡覺,心疼女兒的陳玉玫紅了眼,「我發覺幼稚園要求孩子不午睡也要躺著,上廁所時間相同, 連吃飯量也要一樣。」期盼著給孩子自由的小學生活,不參加補習班、安親班,她找到了人本基金會的森林小學,尊重孩子的個體性,女兒週間住校,假日回家,雖不捨卻值得。
女兒上小學後,店休時間夫婦倆勤奮地參加女兒學校規劃的父母成長課程,每學期10堂課,他們從不缺席。陳玉玫說,「當父母跟開咖啡館一樣,都是摸索出來的, 上父母成長課是很享受的, 從來沒有人教你怎麼當父母,現在有人教你,怎麼可以不去學呢?」課程裡安排建築、藝術、生命等多元主題,父母的生命豐富了,擴大生命廣度,就能回身去滋養下一代。
不過如同家庭生活,僅存浪漫情懷, 咖啡館經營是無法恆久的,近年咖啡館的人力素質與流動問題考驗著他們。受過咖啡店扎實訓練出身的陳玉玫,用自己的生命熱愛咖啡,同樣也期望新進人員從基礎功夫學起,端出去的咖啡是問心無愧的,「很多人對咖啡有興趣,但卻不瞭解我們不是光站在那裡, 優雅地煮咖啡,這是很勞動的工作,我們對這家店的堅持與標準是不能往下修的,經營就變得很吃力。」
▲圖說:早期採購大宗商業咖啡豆,如哥倫比亞、曼特寧、摩卡等等,之後邱俊傑採購生豆親手烘焙,每款口感皆是精挑細選。陳玉玫加入主婦聯盟合作社後接觸公平貿易、環境生態及公平貿易等議題,正朝向支持此類產品的方向努力。
邱俊傑直言,「浪漫是屬於客人的,咖啡館工作隨時間越做越久,學到的東西會越來越多。掃地、洗杯子是咖啡館的基礎工作,都是這個空間的一部分,抗拒這種工作的人是做不好的,如果你不能面對它,那你要面對什麼。」
為解決人力不足的問題,2015年12月開始週休二日,夫婦倆有更多的時間親近這塊土地,到近郊走走,逛書店,看電影,或專心整理家務,或輕鬆放空,邱俊傑感受到心更寬了。陳玉玫說:「以前我們只能在這邊等客人來,現在可以在街上遇到認識的人,打打招呼、聊聊天,那就是我們想要的簡單生活。」
回想2002年的咖啡館之旅, 拜訪了創立於1939年的維也納哈維卡咖啡館(Café Hawelka), 男主人90多歲高齡仍舊孜孜不息,勤奮工作,激勵著他們,「沒想過要交棒給誰,就一直做,做到老。」安靜煮著咖啡,即使固守一方,靈魂卻是自由飛翔。在解放,端上來的是一杯咖啡,隱身在吧檯後方的人生哲學,更引人尋味。
▲圖說:架上的咖啡袋仔細記錄著產區、烘焙濃度及日期,邱俊傑建議三個月是最佳賞味期,包裝袋上的圖與文字都是朋友信手捻來的作品:「咖啡館的招牌,就是咖啡。」
請把香氣帶回家
烘焙完的咖啡豆會釋放出二氧化碳,影響咖啡豆品質,包裝袋上有個單向排氣閥,用來排出多餘氣體,隔絕包裝袋外的空氣,保持咖啡豆的新鮮原味。許多人習慣擠壓咖啡豆包裝上的單向排氣閥聞香,「咖啡豆的味道是會變化的。」邱俊傑解釋,「烘焙、包裝、放置時間長短不同,都會產生不同的香氣,所以這樣選咖啡豆是不準的。」建議最好到能夠試聞豆子或試喝咖啡的店,才能比較精準選到符合自己口感的咖啡豆。若家中有磨豆機,最好現磨現喝,請店家代磨的話,香氣會加速消散,邱俊傑笑說:「香氣請帶回家,不要留在我店裡。」
原刊登於《綠主張》月刊,2016年06月,153期。
留言列表